大梁论冰雪艺术 观其“水墨暖雪”系列作品
黑龙江的北部又下雪了。
雪景是上天奉献给人尤其是大北方的人最美妙的风光。
大北方,东北之北也。
大梁先生说,“大北方,余生于斯长于斯,千思万念萌于斯。”
他收藏一方印,“肝鬲向人如冰如雪”。还请朋友刻了一方闲章“笔游北方”。
他喜欢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喜欢谢惠连的《雪赋》。
他爱听《我爱你,塞北的雪》,特别欣赏俄罗斯油画家笔下的雪景。
他常常忆起在大小兴安莽林中劳作的青春岁月。
多年前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冬天雪来的晚心里便慌慌的。” 还写过不少关于冰雪的题画诗。
大梁在论述冰雪艺术时说:
一一翻检中国画史,雪景图启始就伴随着山水画。雪景之美胜过其他所有景色。古代艺术家一定会与其碰撞出火花。生存时代与生存状态决定他们选择的多是表现静谧雅逸和空旷肃寂之美。因而中国冰雪画可谓 ,“有传统,也无传统”。
一一大北方的冰雪走进中国画,还不足半世纪。很多画家涌动表现欲望,也在苦心探索。其中有从心底升发的创造,也有熟路的改造。呈现一派春草萌生之态。
一一大北方的冰雪,是那种令人窒息、令语言和笔墨描绘难及一二的大美。身处兴安深处,满眼冰雕雪砌琼楼玉宇,吸一口零下三十几度的空气,觉得整个人都被冰雪化了。如果你作为一位画家,你一定要表现!“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
一一中国画是画家心中的美好。冰雪画仅有传统的雪景图参照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从构图到表现都有一个崭新风貌。构图与表现手段必须是全新的,古代的雪景图与大北方的景观截然不同。
一一好的笔墨就是最能表达要表现的,笔墨离开表现就“等于零”(吴冠中)。我在创作冰雪画的实践中感受到,把心中对大北方冰雪的美呈显于宣纸,把北方的文化与艺术的修养融入笔墨。用笔一定要写,由白至黑各种度的墨色是创作冰雪的基调,油画还启示我们,“雪往往不是白的”。
一一中国冰雪画仅仅是童年的蹒跚初步,路还遥远,未来潜力无限。我用我法画冰雪,尤其是画冰。我尽力去画“暖雪”。所谓“暖雪”即初冬已寒尚暖,初春乍暖还寒,雪是绵软的是绒粘的。这时的雪好堆雪人,易挂在树上,雪花片大如鹅毛,空气清凉又不寒彻骨。特别是初春的雪,春天来,万物复苏,又在春节与十五的大节气中,瑞雪兆丰年,一派喜气洋洋。这时的桦树枝条红润,鸟儿成群结队欢喜快乐起来。中国人传统是乐观向上的,它必然要在书画中承载此道。这是我的追求。
下面欣赏大梁的“水墨暖雪”作品。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范扬 笔墨之巅——中国书画名家致敬传统展望未来
- 聚焦马连道:鹰翔计划项目运营中心社会与法治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柳
- 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委会成立暨工程启动仪式发布会
-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中国秦文研究会溯古通今书法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
- 由衷的心声 - 苏士澍主席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祖国— 贾雪阳名誉会长在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首次规模捐赠甲骨文作品活动荣誉榜
- 以“溯古”为根 以“通今”为魂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
- 携手“爱国行动”心声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嘉宾感言报道
- 升华人生 感恩遇见 — 系列报道之三:溯古通今书法特训高研班学
- 他们对“溯古通今书法工程”怎么看?— 系列报道之四:专家学者
- 传中华文脉 赋赓续动能 — 溯古通今书法工程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REDMI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圆满收官,雷军声音引爆全网热议
- 陇东面食里的烟火人生
- 徐立明——全球顶级艺术家推荐
- 何永忠:论杨宝录青绿山水画的当代语境与技法传承
-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90周年——丹心向阳书画展”
- 黄土儿女赤子心——记广东省原文联副主席、深圳市原文联主席张俊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大S经纪人力挺具俊晔是真男人:愿站在熙媛立场保护孩子
- “冰”与“湖”的故事
- 网传马云绰号为风清扬 且马云非常喜欢这个称呼
- 首届丝路青少年沙画艺术展在达拉特旗响沙湾开幕
- 依山恋水 从不因循守旧--仇东水墨山水画赏析
- 吐云纳雾,醇雅清古--走近书法家马科
- 仲泊游重彩巨作《山海经》系列作品震撼亮相
- 吴京新作《长津湖》口碑又爆了,176分钟致敬抗美援朝战士!
- 何永忠:画家仲泊游笔墨语言探析
- 开富贵竹题材先河十四年
- 林泉高致觅知音--高尚山水画美学浅析
- 仲泊游随笔画典:《史记》典故里的人之姜太公钓鱼
- 徐立明:从艺数十载 坚守创辉煌
- 浅析董宝云国画墨兰 尽显淡雅脱俗之美
- “天命人”全家桶首套拍出8818元,引发玩家狂热
- 画家仲泊游:以狂草的书写入画 以超写意造型去绘画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砖塔胡同
- 山西新发现一处隋唐石窟,为研究古代佛教艺术增添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