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消费资讯 > > 正文

字号:  

春节将至警惕4类骗局,守护财产安全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忙碌地准备年货、安排出行和家庭聚会。然而,不法分子也趁机活跃,利用节日氛围设计各类骗局,试图骗取群众的钱财。为此,警方特别提醒广大民众提高警惕,谨防以下四类常见诈骗手段,确保过一个平安、喜庆的春节。

  一、积分清零兑换骗局

  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或社交平台消息,以“积分清零兑换”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假冒应用程序。这些链接往往伪装成官方平台,实则暗藏恶意程序,一旦点击,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还可能被远程控制设备。警方提醒,任何涉及财产或个人信息的操作,都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切勿轻信陌生链接或短信中的诱导信息。

  二、陌生快递骗局

  春节期间,许多人会收到假冒快递通知,声称包裹丢失或需要退款。不法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快递通知”往往是骗局的一部分,目的是窃取受害人的财产。警方建议,收到此类通知时,应直接联系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确认情况,切勿轻信陌生来电或短信中的指引。

  三、假冒购票网站及机票退改签骗局

  随着春节返乡高峰的到来,机票退改签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他们通常会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延误或取消为由,诱导受害人登录虚假网站或点击恶意链接,并要求支付退改签费用。此外,还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购票链接骗取受害人的订票信息。警方提醒,所有涉及机票退改签的事务,都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网站或正规客服渠道处理,切勿轻信陌生电话或短信中的诱导。

  四、婚恋交友骗局

  春节期间是婚恋交友的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时机实施诈骗。他们通常伪装成单身男女,在社交平台上与受害人建立感情关系,并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例如,有的冒充公检法人员,以受害人涉及案件为由要求转账;有的则以“投资理财”为名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对于网络交友对象,应保持理性,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更不要轻易转账。

  防范措施与建议

  提高警惕:面对陌生电话、短信或邮件,尤其是涉及财产和隐私的内容,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

  核实信息:遇到任何涉及财产操作的情况,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保护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

  安装防护软件:在手机和电脑上安装正规的安全软件,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版本,防止恶意程序入侵。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存好我搜索到的资料以便追查。

  结语

  春节是家人团聚、欢庆祥和的时刻,但不法分子却利用节日氛围设计骗局,试图破坏节日的喜庆氛围。警方呼吁广大民众提高防范意识,共同抵制诈骗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反诈知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格局。让我们携手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节日环境!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 从草原走向全国,华蒙肉羊上了米其林餐桌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