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锦程消金“骨折出清”:低价拍卖不良债权背后的风险与挑战

  近日,四川消费金融公司锦程消金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大规模低价拍卖个人抵押债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次拍卖涉及28069条信息,其中大部分为房产抵押,起拍价仅为贷款本息的0.5折,最低成交价甚至低至9.92万元。这一行为被外界解读为锦程消金在面对资产质量下滑和资本金不足的双重压力下,试图通过“骨折出清”不良资产来缓解经营困境。

  然而,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多重风险。首先,锦程消金近年来的资产质量持续恶化。根据公开数据,其不良资产率不断攀升,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50%,归母净利润更是腰斩。此次大规模拍卖的不良资产规模高达3.35亿元,其中2024年第一期项目涉及46346条个人不良贷款。业内人士指出,锦程消金的资产质量下滑与其在房抵贷业务扩张策略有关,尤其是在尝试二抵、三抵时增加了人力和资金成本。

  锦程消金的资本金问题也日益凸显。尽管成都银行计划参与增资,将注册资本提升至10亿元,但这一方案仍需监管部门审批。而在此之前,锦程消金的资本金长期未能有效补充,导致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此外,锦程消金还因违规收取息费、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罚款75万元。

  锦程消金的拍卖行为也引发了消费者和市场的担忧。部分消费者质疑其是否存在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甚至有消费者反映莫名被贷款。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进一步加剧了锦程消金的品牌信任危机。

  从长远来看,锦程消金的“骨折出清”行为可能对其风控能力和资本实力提出更高要求。业内专家指出,锦程消金需要在资产质量管理、合规经营以及资本补充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否则其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锦程消金并非首次通过拍卖不良资产来应对经营压力。早在2023年,其就曾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个人涉房不良贷款。然而,此次大规模拍卖的规模和频率却远超以往,显示出其经营压力的加剧。

  锦程消金的“骨折出清”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缓解其资金压力,但长期来看,其仍需在资产质量、合规经营以及资本补充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否则,其在消费金融市场的地位将进一步被削弱,甚至可能面临更大的经营危机。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