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26财年预算案公布:大幅削减国内开支,国防支出提升至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
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5月3日公布了2026财年的预算提案,该方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根据提案内容,特朗普计划在2026财年大幅削减国内机构的开支,同时增加国防预算,将国防支出提升至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占联邦预算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此次预算案的核心是削减非国防可自由支配支出,预计减少1630亿美元。具体而言,包括环境保护署、能源部、内政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教育部、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项目支出将被削减。这些削减措施旨在为政府提供更大的财政空间,以应对未来几年的债务压力和经济挑战。
然而,这一预算案也引发了广泛争议。美国前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Douglas Hokin-Elliot指出,这份预算案更多是一种“口号预算”,通过削减自由派项目来讨好基本盘,但回避了更深层次的债务问题。此外,民主党掌控的参议院对特朗普的预算提案几乎不可能完全通过,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导致未来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僵局风险。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幅增加成为另一大焦点。根据提案,2026财年的国防预算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较2025财年的8950亿美元增长约12%。这一增长幅度不仅刷新了美国年度国防预算的历史纪录,也引发了国内外对美国军事扩张政策的关注与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削减8%的国防预算,并将节省的资金重新分配至优先项目。这些优先项目包括导弹防御系统、核武器现代化以及边境安全等。然而,五角大楼内部人士透露,某些领域如弗吉尼亚级潜艇和“可水面舰艇计划”等可能不会受到削减。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并未在预算案中明确列出关税政策的具体调整方向。然而,有分析指出,未列入的关税政策可能是未来通胀反弹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商会甚至呼吁特朗普政府尽快减免关税,以缓解经济压力。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削减国内开支和增加国防预算来重塑联邦财政结构,但这一方案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国会仍存疑。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分歧,部分温和派共和党人对削减国内项目表示不满。此外,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债务上限问题和财政赤字压力也为特朗普的预算案带来了额外挑战。
特朗普的2026财年预算案试图平衡国防需求与财政纪律,但其能否成功实施仍需观察。未来几个月内,国会的博弈和公众舆论将成为决定这一预算案命运的关键因素。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特朗普2026财年预算案公布:大幅削减国内开支,国防支出提升至创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
- 4月央行开展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 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会计奖惩信息归集管理办法(试行)》
- 俄罗斯拟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推动跨境支付与金融改革
- 美国关税“暴税”效应显现,普通民众或成最终买单者
- 中国新设外资企业超1.2万家,外资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 “这是京东美团都不能输的一仗”:即时零售领域的生死对决
- 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通
- 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全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开展工伤保险
-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
- 国内油价或迎史上最大跌幅,加满一箱油或省下近40元
- 2025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 加拿大掀起“不买美国货”运动,民众用抵制表达对特朗普政策的不
- 申请退税或补税,这些情况需注意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特朗普宣布:4月2日起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关税,全球贸易格局再起波
- 中土心连心 工银土耳其支援国内抗击疫情
- 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召开
- 高盛下调东证指数目标点位,市场情绪受挫,投资者需谨慎应对
- 特朗普靠炒trump币身家暴涨,引发市场热议
- 极氪发布全球首台1.2MW全液冷充电桩,引领充电行业进入兆瓦级超
- 国民技术收于涨停板 当日成交额高达10.41亿元
- 坚持支持性立场 淡化金融总量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详解货币
- 金融高质量发展再启航:五篇大文章引领未来
- 揭秘减肥背后的“生意经”:市场热潮与消费者心理
- 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 加拿大:已开始对美国关税进行报复,贸易摩擦升级
- 财政部顺利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
- 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不过20652家
- 董宇辉辟谣2024年狂赚28个亿,真实收入远非传闻数字
- 高盛称中国拟发行5000亿国债:支持基建与内银资本重组
- 蔡希良将出任广发银行董事长,中国人寿集团“双料掌门人”再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