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降幅收窄——供需结构改善 物价走势平稳
国家统计局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这主要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核心CPI明显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份,CPI同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上涨0.2%;从环比看,CPI下降0.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4%,非食品价格下降0.2%。
“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油价下行影响。”董莉娟说,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此外,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1.5%和5.9%,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3月份CPI同比、环比有所下降,但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加之春节错月影响消退,更多方面显现出明显的积极变化。董莉娟介绍,从环比看,CPI环比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同比降幅收窄,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董莉娟说,其中,服务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对CPI的影响由上月下拉0.15个百分点转为上拉0.13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继续下降
3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
“PPI环比下降主要有几方面原因。”董莉娟分析,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出口行业价格下行。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环比下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4.4%。部分出口行业价格环比下降。
煤炭等能源需求季节性下行。北方冬季供暖陆续结束,采暖用煤需求下降,电煤库存处于高位,加之新能源发电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4.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0.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
此外,部分原材料行业价格下行。眼下房地产、基建项目开工较为平稳,钢材、水泥等生产恢复快于需求,叠加生产成本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均下降0.5%,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部分行业价格则呈现积极变化。董莉娟介绍,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相关行业价格起到拉动作用。人工智能、高性能大模型等广泛应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或降幅收窄。比如,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4.6%。同时,部分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需求增加价格上行。伴随促消费和设备更新等政策显效,部分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产品需求稳步释放。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7.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价格同比上涨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此外,春耕备耕带动农资产品价格季节性上涨。
物价水平有望温和上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左右。
“价格过高过低都不好,近两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偏低。从消费者静态角度来看似乎是好事,同样100元可以买到更多东西。但从国民经济大循环和动态角度看,物价持续偏低并不好,会造成实际利率偏高,债务负担加重,这样企业就不愿意增加投资,老百姓也少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说,从历史经验和世界各国实践看,物价温和上涨是经济运行健康的一个表现。
眼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中国物价水平将如何发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后续物价水平有望实现温和上涨。
“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落实,国内需求将稳步扩大,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创造有利环境。”温彬说,财政政策方面,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货币政策方面,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这都为扩需求、稳物价打下了基础。(记者 廖睿灵)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申请退税或补税,这些情况需注意
- 特朗普宣布对未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暂停关税90天,全球市场波动加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4关口,市场情绪回暖,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 成都建行第三支行行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金融反腐再添新案
- 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大幅下降,市场压力显现
- 达美乐结束与Uber独家合作,开启DoorDash配送新篇章
- 贵州茅台计划分红347亿,彰显股东回报与市场信心
- 贵州茅台2024年业绩圆满收官,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彰显龙头韧性
- 浙商银行迎来新行长陈海强,开启“双强”组合引领发展新篇章
- 杭州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0.21亿元,业绩稳健增长
- 日本3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0,经济活动维持荣枯线水平
- 北京银行迎来首位70后行长:戴炜接棒,开启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农业银行2024年净利息收入达5806.9亿元,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 招商银行多家分行行长调整,资产规模再创新高
- 3月20日调整后的油价公布,全面进入“8元时代”或成现实
- 央行进行4810亿逆回购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 美国财长称不排除经济衰退:经济衰退风险存在,政府将采取稳健政
- 险资长钱入市仍有空间,资本市场迎来增量资金新机遇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新三板市场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正在升级
- 福建出台17条措施提振消费 多措并举提振市场活力
- 俄罗斯商品馆曾每月利润千万,如今暴利神话破灭
- 第五次中国—阿根廷经济合作与协调战略对话成功召开
-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 一汽集团也迎来了“重振山河”的新时刻
- 日本央行“鹰王”发声:呼吁加速加息以遏制通胀风险,市场反应剧
- 标准混合型基金大多是股票仓位0到95%
- 我国月度进出口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5%以上
- 重仓持有海康威视的东方红睿华混合基金近一年收益最高
- 成都建行第三支行行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金融反腐再添新案
- 特朗普夫妇meme币遭批评:加密行业内部掀起轩然大波
- 12月1日起全国推广应用数电发票 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1年11月份CPI和PPI数据
- A股三大指数探底回升,市场情绪逐步回暖
- 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全榜单)
- 特朗普宣布对欧盟汽车和其他产品征收25%关税,美欧贸易争端再升
- 节后理财规模回升,今年新发产品业绩基准或将降至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