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海上“带货王”诞生:中国船舶制造业再创奇迹
2025年4月16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厂成功交付了全球最大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标志着中国在高端海工船舶制造领域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这艘船长399.99米,宽61.5米,型深33.2米,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一次可装载24116只标准集装箱,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和“带货王”。
这艘船采用了双燃料动力系统,结合MARKIII薄膜式燃料舱技术,能够提供近2万海里的绿色动力支持,同时大幅减少碳排放量。据中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船不仅在环保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配备了多项高新技术设备,如气泡减阻系统和轴带发电机系统,使其在装载更多货物的同时,燃油消耗和碳排放量减少约3%至4%,全年可减少碳排放量达6000吨左右。
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地中海·泰莎”号的建造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船舶制造业的技术实力。该船由中国船舶集团自主研发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入级DNV船级社。其甲板面积达24000平方米,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最大载货量超过24万吨。
这艘船的交付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力。据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订单中,中国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而此次交付的“地中海·泰莎”号将被用于亚欧航线运营,为全球贸易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物流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艘船的建造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例如,为了满足超大型船舶的稳定性要求,设计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气泡减阻系统和轴带发电机系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还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地中海·泰莎”号的成功交付也为中国船舶制造业树立了新的标杆。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全球船舶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到超大型矿砂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高端海工产品,中国船舶制造业正在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迈进。
这艘船的交付也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据悉,该船的客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包括美洲的加拿大、欧洲的法国和德国以及中东的卡塔尔等。这些订单的成功交付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地中海·泰莎”号的诞生是中国船舶制造业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在全球船舶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也展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未来,随着更多类似船舶的交付和投入使用,中国船舶制造业将在全球航运市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
- 全球最大海上“带货王”诞生:中国船舶制造业再创奇迹
- 国家邮政局: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
- 波音公司恢复计划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展望乐观
- 中信证券2024年净利润达217亿元,业绩增长彰显行业龙头地位
- 统计局回应经济增长目标: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5年2万亿置换债券发行启动 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 特朗普称仍可能与乌克兰达成矿产协议,美乌关系或迎来新转机
-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负责同志就《促进普惠养老服
- 农信社改革加速跑:多地披露2025年改革计划,新一轮万亿元级银行
- 2025年1月中国品牌汽车实现开门红
- 苏州2024年GDP预计达2.67万亿元: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
- 《中国发展报告2024》指出:我国2023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老幼共托 一举多得(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下
- 《中国土壤剖面数据集》发布 用数据集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政策解读
- 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
- 欧盟将降低对美汽车进口关税,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 尼桑目前生产的电池模组包括HC2和HC3
- 即时配送协同新零售发展成趋势 蜂鸟加强布局本地生活圈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 中国-老挝渔政联合执法暨增殖放流活动在云南举行
- 黄金期货价格已经较2017年初上涨了约100美元左右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
- 如何减流程、补短板、护安全——三部门解读《社会保险经办条例》
- 国家统计局解读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
- 老幼共托 一举多得(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下
- 俄罗斯发射“进步MS-30”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2.6吨物资
- 外资机构看好A股韧性,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 波音公司恢复计划取得显著进展,未来展望乐观
- 高管离职对乐视而言是雪上加霜
- 中国新经济领域的公司发展态度很好
- 上市公司以私募基金进行委托理财的确较为鲜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