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消费资讯 > > 正文

字号:  

女装店主提醒:300元以下羽绒服多为劣质填充,慎选保暖衣物

  近日,随着全国多地气温骤降,羽绒服的需求迎来高峰。杭州一家女装店的店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价格低于300元的羽绒服基本不是真羽绒,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保持警惕。她指出,这类低价产品的填充物多为“飞丝”,即丝绵与羽绒的混合物,含绒量低,回弹性差,保暖效果远不如正品羽绒服。

  店主进一步解释,真正的高品质羽绒服需要使用含绒量90%以上的鸭绒,而这类鸭绒的采购成本已超过500元/公斤,单件服装的羽绒成本约占总价的三分之一。按照常规的填充量计算,低于300元的羽绒服很难满足这一成本结构,因而在材料上往往打折扣。

  除了填充物质量,低价羽绒服在面料、缝制工艺以及防风防水处理上也存在不足。消费者在穿着时常会感受到舒适度和回弹度不佳,长时间保暖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填充物移位、起球等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市场监管部门已表示将加强对低价羽绒服的抽查力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提醒,购买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优先选择含绒量高、填充物明确的产品,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留购物凭证以便维权。

  业内专家也指出,消费者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购买预算,以获得更可靠的保暖性能。即便在300元以上的价位,也并非所有产品都值得购买,仍需关注品牌信誉、产品细节和售后服务。

  与此同时,部分电商平台已推出“羽绒服质量认证”标签,帮助消费者快速辨别真伪。该标签基于羽绒填充量、含绒率以及生产工艺的检测结果,为用户提供更透明的选购依据。

  综合来看,女装店主的提醒并非个例,而是对当前低价羽绒服市场的一次警示。消费者在寒冷季节里,除了关注价格,更应把握质量底线,避免因低价而买到“智商税”。通过理性消费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市场有望逐步回归健康、透明的竞争环境。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