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25年三季报:不良贷款率微降至1.05% 资产质量稳步提升
平安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截止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达到229.60%,拨贷比为2.41%,风险抵补能力依旧充足。
报告期内,银行总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达到约57668亿元,贷款余额为34178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1.3%的小幅增长,显示出在宏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的背景下,平安银行仍能稳健推进信贷投放。
在业务结构方面,企业贷款实现5.1%的增长,个人贷款则出现2.1%的下降,抵押类贷款占比保持在63.6%,表明该行在保持业务多元化的同时,仍以高质量的抵押贷款为核心支撑。
收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主要受贷款利率下行和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净息差收窄至1.79%。尽管收入增速放缓,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整体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至9.52%、11.06%和13.48%,为银行的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的资本保障。
在风险管理上,平安银行持续强化资产质量管控手段,加大问题资产清收力度,优化不良资产管理机制。2025年1-9月,不良贷款率的微幅下降体现了其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的成效,同时不良贷款生成率也出现下降趋势。
数字化转型是本期报告的另一亮点。银行通过一系列数字化管理措施,实现业务及管理费用的显著下降,费用支出同比减少约9.6%,成本控制效果显著,为提升运营效率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视角看,平安银行在保持资产质量稳健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恢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的市场地位。
展望未来,平安银行表示将继续坚持风险前置、审慎经营的原则,深化数字化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并在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监管要求以上的同时,稳步推进业务结构优化,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
整体来看,平安银行2025年三季报的核心信息是:不良贷款率轻微下降至1.05%,资产质量保持稳健,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带来成本效益提升,为未来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美债收益率逼近6% —— CPI回落提振降息预
- 六大国有银行集体撤销监事会,治理结构迈向审计委员会主导
- 金价或在三年内翻倍?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引发市场热议
- 胖东来推出百万元高端研学计划 目标锁定顶尖企业家
- 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保险科技助力家庭保单管理,解决“买得多、管不
- 中国汽车出海最佳窗口期或仅剩三年,行业面临“黄金窗口”与“窗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突破2.3万亿元
- 土耳其切断与以色列所有经济联系,中东局势再添变数
- 打一局上百元 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平民运动变“贵族运动”?
-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或迎季节性收紧
- LABUBU后又一IP爆火 网友:比黄金离谱,新IP“星星人”价格飙升
-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GMV缩水近四成,股价暴跌,转型之路艰难
- 上周新增IPO受理企业1家,科创板成热门板块
- 曝英伟达RTX50系显卡本月或将降价,库存压力与市场调整引发关注
- 高凌信息:华金领越3月内拟减持1.03%
- 中旗新材: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控股权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 刘强东花180亿买了个新平台,再出重拳布局全球零售
- 银行和交通运输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投资者仍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2020)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国家示
- 日本3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0,经济活动维持荣枯线水平
- 外滩金融峰会开幕,弘易资本陈弘斌参会
- 秉持精准独到的投资逻辑,涌溢基金探索全新多维角度合作模式
- 离岸央票连续大额发行 央行稳汇率助力稳预期
- 多部门开列2024年任务清单 稳经济政策透出新动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
- 23家公司上市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
- 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
- 乐视超级电视的大幅下滑成为压倒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 浙商银行迎来新行长陈海强,开启“双强”组合引领发展新篇章
-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发布
- 民政部印发《关于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
- 财政部发文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 自然资源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
- 《日用玻璃行业规范条件(2023年版)》解读
- 国民传奇产业园正式开园 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在宜春举行
- 2022年5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