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人物焦聚 > > 正文

字号:  

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怎么高出这么多?

  记者了解到,很多人会问,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怎么高出这么多?坦率说,十几年前,我们还用不着担心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为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进入21世纪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但凡有能力的国家,为了避免经济断崖式下跌,都采取了刺激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于是2010年又出现了大幅的通胀,大宗产品价格急剧增长,但这种方式没有把各国经济提振上来,所以一个短暂的周期过去之后,需求没有上来,大宗产品价格开始暴跌,特别是资源性的大宗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等。如果以2015年底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和2011年相比,因为2011年是通胀以后农产品价格达到的高点,国际市场主要的粮食品种和大豆品种,价格大概都跌了35%~45%。

  由此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从2008年以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到50%,但与此同时,正由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下跌了35%~45%,所以它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价格上涨,也有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因素。

  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在短短的七八年时间中,有这么大幅的上涨,我想主要责任是我们没有管控好要素价格,致使土地的租金、租金的利息和劳动成本都大幅提高,迫使政府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不得不去提高这些最重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不断上升,正好遇到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价差就扩大了。

  当然实际上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全球能源产品价格下跌,全球生物质能源就开始退出,而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是粮油产品,玉米和油菜籽,退出的生物质产能进入到粮油市场,导致粮油市场进一步供过于求,价格进一步下跌。加上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海运价格暴跌。这个对于进口以后的农产品价格也有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信心去解决现在面临的矛盾,单纯依靠增加进口,带来的结果会是什么?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过度进口,就会威胁中国农业产业的安全,就会威胁中国几亿农民生计。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来不及大规模吸收农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安全和农民安全比我们经常讲的粮食安全显得更为迫切。

  正因为要面对这样严肃的一个问题,所以我想,我们第一必须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第二也绝对不能妄自菲薄。正是针对这样一些情况,实际上从2013年开始,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举措在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改革了新疆棉花和东北大豆临时收储制度,后来又改革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菜籽价格制度。从2015年开始,对东北四省区的玉米进行了定价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