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人物焦聚 > > 正文

字号:  

比亚迪起诉长城坦克CEO常尧,网络侵权案进入司法程序

  比亚迪与长城汽车的高管常尧因网络侵权纠纷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8月,比亚迪以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将长城汽车坦克品牌CEO常尧诉至法院,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常尧自2022年加入长城汽车,2025年5月升任坦克品牌CEO,但自2025年6月24日起失联,其朋友圈动态定格于该日,引发外界对其失联原因的猜测。法院因无法联系常尧,启动公告送达程序,案件案号为(2025)京0491民初7591号,预计9月下旬开庭审理。

  案件争议焦点涉及常尧在长城汽车期间分管的KOC媒体合作项目,比亚迪指控其存在虚增费用、操纵舆论攻击其品牌的行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常尧的失联与长城汽车内部反腐行动相关,长城汽车近年多名高管因廉洁问题被处理,反映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期的治理难题。此案揭示行业从流量竞争转向合规竞争的趋势,比亚迪通过法律手段回应,凸显行业治理的复杂性。

  案件进展方面,法院已启动公告送达程序,常尧需在30日内提交答辩,庭审定于答辩期满后进行。行业观察认为,此案可能影响长城汽车股价与市场信心,传统车企面临转型阵痛与反腐并行的挑战。长城汽车高管频繁变动,如2024年8月常尧失联、2023年11月傅小康辞职,反映出企业治理与人才流动的复杂性。

  此案引发行业对合规经营与用户运营的反思。比亚迪公关负责人呼吁理性看待竞争,强调行业良性发展。此案亦被视作新能源车企在用户运营、品牌传播中的合规风险警示,行业需平衡反腐与业务发展。未来,传统车企需在新能源转型中提升治理能力,应对新一轮竞争。

  比亚迪起诉长城坦克CEO常尧的案件,不仅是法律纠纷,更是行业治理与转型的缩影。此案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行业需在合规与创新中寻找平衡点。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