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内幕调查 > > 正文

字号:  

发行速度和审核质量势必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记者了解到,当新股进入常态化发行,发行速度和审核质量势必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当新的标准还不足够明确时,对于一线投行人士而言,日子却并不好过。前有企业和公司催着项目上会,中间有监管风向的忽变,后面则有项目被否后同行的挖角分食]

  11月7日晚,当天上会的六家企业中,五家被否决。否决率创下新高。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掷进了石块,投行人近半年来对IPO审核变化的情绪达到顶点。

  不解,是他们最直接的反应。这种情绪并非针对当天的被否意见,更多是冲着年内审核尺度松紧不一的变化。有投行人士还指出,从年中起,IPO审核日益收紧,近期部分企业被否的理由,放在年初时并不会成为过会的阻碍。

  11月8日,很多家投行机构针对前一日的审核结果进行了解读和跟进。力图在现行的审核结果中,找到更精准的逻辑与边界。一种观点认为,发审会正在打破靠利润规模“一俊遮百丑”的传统观念,将项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提到首要位置。但在投行人士看来,这依然没能解决一个难题,即审核中主观认定标准如何明确的问题。“比如,一些规范性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判断,这里松紧尺度的可调节空间太大”。

  当新股进入常态化发行,发行速度和审核质量势必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但当新的标准还不足够明确时,对于一线投行人士而言,日子却并不好过。前有企业和公司催着项目上会,中间有监管风向的忽变,后面则有项目被否后同行的挖角分食;“做这行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一名投行人士感慨道。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