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教育及考试 > > 正文

字号:  

成都首批“十二年贯通式”学校启动,取消中考探索全链条育人新模式

  近日,成都市教育部门正式启动“十二年贯通式”学校试点,率先在全市多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实现学段一体化,取消传统的中考升学环节,学生可通过自愿报名、随机摇号的方式直接进入对应的贯通式培养班级。该改革旨在打破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的学段壁垒,实现课程、师资和资源的纵向衔接,帮助学生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形成连续、系统的学习路径。

  试点学校包括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都江堰嘉祥外国语学校等公办与民办院校,覆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教育链条。其中,部分学校还推出了“初高中六年贯通”模式,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灵活的培养路径。所有参与学校均采用统一的招生方式,学生不再需要通过中考竞争升学,而是以自愿报名为前提,超额报名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确保公平公正。

  在课程设置上,贯通式学校强调“纵向整合、横向融合”。小学阶段侧重学习兴趣、情感培养和实践能力;初中阶段强化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和人格塑造;高中阶段则聚焦学科深度、科研能力和职业规划,形成从基础到专业的层层递进。此外,学校将共享师资资源,教师团队在不同学段之间轮岗,提升教学连贯性和专业水平。

  政策解读指出,此次改革并非完全取消中考,而是将中考定位为普通的毕业考试,不再作为升学依据。进入贯通式培养班的学生可免除中考直接升入对口高中,从而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升学压力,推动教育从“应试”向“素养育人”转变。教育专家认为,这一举措有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链条育人新生态的形成。

  与此同时,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不同学段课程的衔接质量、教师跨学段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资源配置的均衡,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家长担心新模式可能导致升学渠道不明确,教育部门已承诺将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和提供多元化升学通道来回应这些顾虑。

  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的“一贯制”教育模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经验。此次在成都的试点被视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若取得预期成效,未来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总体而言,“十二年贯通式”学校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取消中考、实现学段一体化,教育体系正朝着更加注重学生长期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方向迈进。后续的实施效果和经验总结,将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