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金融股市 > > 正文

字号:  

永清环保“双失信”事件曝光:实控人逾期补偿7322万

  7月9日,永清环保(300187.SZ )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刘正军夫妇未能按期支付江苏永之清2024年度业绩补偿款7322.62万元。这是江苏永之清连续第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累计补偿缺口已达1.1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两名董事肖明智、王振国因增持计划“食言”,增持金额完成率不足11%,双双收到深交所监管函。这一系列“失信”行为背后,是永清环保传统环保业务持续萎缩的经营困境。

  永清环保的主营业务涵盖环保工程、土壤修复、固废处理等领域,是湖南省环保行业重点企业。然而,自2022年起,其收购的江苏永之清固废处置资产连续三年未达业绩目标。2024年,江苏永之清净利润为-987.83万元,触发了业绩补偿条款。根据2022年5月签署的《业绩补偿承诺》,补偿义务人应在2025年7月7日前完成支付,但截至该日期,公司仍未收到款项。

  历史数据显示,刘正军夫妇此前已累计支付1.17亿元补偿款,其中2022年4886.34万元、2023年6845.53万元。此次逾期暴露出实控人资金链紧张的现实。永清环保表示,刘正军夫妇未能按期支付本期业绩补偿款,主要原因是日常经营资金需要、自身资金周转及市场融资情况不佳。

  与此同时,永清环保的董事增持计划也未能如期履行。2024年6月,肖明智、王振国曾计划在一年内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增持永清环保股份,增持金额分别不低于540万元和600万元,合计不低于1140万元。然而,截至增持计划期限届满,两人实际增持金额仅为91.84万元和29.98万元,合计仅完成121.82万元,完成率不足11%。深交所监管函指出,肖明智、王振国的行为违反了多项规则,要求其充分重视问题,吸取教训,及时整改。

  永清环保的高管层接连“爽约”,背后是公司近年来业绩的持续承压,尤其是传统环保业务面临的严峻挑战。2022年,永清环保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28.93%;归母净利润亏损3.8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336.33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60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200.23万元)。公司解释称,亏损主要由于危废板块受新冠疫情、市场和行业周期影响,处置量和价格双降,导致利润下滑约4000万元,并引发商誉减值损失约3亿元。

  尽管永清环保在2024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结构分化显著。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利润9829.05万元,同比增长23.10%;扣非净利润195.17万元,同比扭亏。然而,传统环保业务收入仅为1.51亿元,同比下降56%;而新能源“双碳”业务收入达6.09亿元,同比增长101%。永清环保的主营业务是为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提供污染治理修复、“双碳”咨询以及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解决方案。然而,传统环保业务市场竞争白热化,叠加行业需求整体疲软,是公司业绩承压的主因。

  无论是控股股东资金困难、高管增持“爽约”,还是传统业务萎缩,本质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在环保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加剧。未来,永清环保能否有效解决当前困境,成功实现业务转型,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