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高端访谈 > > 正文

字号:  

新三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与A股存在差异

  记者了解到,中国新三板投资联盟创始人许小恒坦言,一般在公司业绩惨淡的背景下,做市商会存在不愿为其提供做市商报价服务的可能,所以出现低于两家或以上做市商,从而面临从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的处境。回溯ST行悦历史公告可知,7月26日,ST行悦连发多则公告,其中就包括天风证券、兴业证券(8.170, 0.07, 0.86%)、万联证券3家做市商退出为ST行悦提供做市报价服务的3则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变更交易方式的新三板公司,不仅仅存在被强制变更的情况,其中也不乏主动为之者。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与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及公司拟IPO等多种因素不无关系。

  记者在全国股转系统官网不完全统计发现,仅在今年10月以来,主动将做市转让方式变更为协议转让方式的新三板企业就有14家。诸如,优依购公告称,自10月20日起由做市转让方式变更为协议转让方式。广安车联也表示,自10月20日起将交易方式由做市转让变更为协议转让。

  针对上述情况,许小恒表示,目前出现从做市转让变更协议转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小恒具体解释道,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以及做市交易活跃度不足导致不少企业做市意愿降低,纷纷选择回归协议转让。除此之外,有些优质企业变更交易方式则是为了冲刺IPO,清理不合格的股东。许小恒进一步表示,诸如契约型私募股权基金、大量的二级市场小股东等,根据相关政策,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申请公开发行和上市需向证监会申请行政许可。此外,证监会还对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合法存续与股权清晰进行审核。因而做市企业决定进入IPO辅导阶段后,为避免造成额外行政审批事项、加大企业IPO风险,做市企业更倾向于转回协议转让以控制股权分散程度。

  据了解,国豪股份在7月7日发布公告称,自7月11日起将转让方式由做市转让转变为协议转让。在时隔3个月之后,国豪股份于10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接受券商的上市辅导。

  布娜新亦表示,做市制度推出的初衷是为一些挂牌企业的股票提供二级市场交易的机会,同时引入专业的做市商为企业进行估值定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新三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与A股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新三板企业打算IPO时“三类股东”问题直接成为拦路虎。而做市交易无法阻止三类股东进入。“另一方面,成功的做市需要做市和经纪业务的高度协同,而目前,做市与经纪业务存在部门分割,这就会引发诸多问题。”布娜新如是说。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 海外侨胞观礼九三阅兵:祖国强大是我们最坚强后盾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