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人物焦聚 > > 正文

字号:  

供给端持续放大的规模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上周五出现了上市首日盘中跌破发行价的可转债产品,济川转债、久立转2上市首日的行情始终围绕在发行价附近,而12月4日两只可转债一同跌破发行价。

  12月4日新上市的新时达转债,则正式宣告可转债打新首日跌破发行价,新时达转债开盘后很快击穿发行价,并在收盘前持续扩大跌幅。

  可以看出,可转债打新行情坠入谷底并非一只产品的单一行情,而是多只产品的连续体现,这也意味着可转债打新行情宣告结束,申购人甚至要承担打新首日即亏钱的风险。

  可转债打新行情迅速走弱,供给端持续放大的规模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原因。

  “此前可转债是小众品种,参与投资者也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种情况下可转债上市首日的波动是非常小的。今年监管风向和申购规则变动后,可转债的规模以及标的迅速扩大,尤其是近一个月,每周都有新债可以打。目前产品的数量增多,标的的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是造成收益率下行的重要因素,在可选择标的充足的情况下,市场不会贸然博傻。”一位联讯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表示。

  但可转债发行的洪峰尚未正式来临,本周以及下周均有百亿级别的新债等待上市,这将持续给可转债打新带来巨大的压力。

  “近两周都有百亿级别的新券发行,实际规模远超IPO,数量上更多的新券也纷至沓来。转债新产品的估值正在经历压力较大的一段时间。”北京地区一家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分析。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