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准有料:每年体检,为什么查出癌症的时候已经晚期?
01
这几年,大众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除了日常健康产品消费之外,就是大家主动体检的次数增多了。
拿保准君自己来讲,平日里就算公司不组织体检,也会不定期跑去医院检查下身体。原因很简单,因为怕死。
说实话,混迹保险圈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并不是有钱有多好。
而是身体健康,不生病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60出头的李阿姨十分关注健康,女儿为她购买了高价体检套餐,除血压偏高外,李阿姨每年的体检结果都十分正常。2018年1月底,李阿姨开始咳嗽不止,到民营诊所检查显示为感冒。按着感冒的方法去治,咳嗽却一直不见好转。今年2月,在连续咳了半个月后,女儿劝李阿姨去正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然而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阿姨被确诊为肺癌,且是晚期。母女俩都不明白,年年体检,怎么一查出癌就是晚期了。
类似的突如其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过?
明明上个月还聚在一起喝酒的朋友,这个月就再也见不到了。
明明每年都体检,为什么还是被查出得了癌症,还是晚期?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讲讲体检和癌症之间的关系。
究竟什么样的体检才能有效预防癌症?保准君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参考一二。
02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
在我国,每年有近392.9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患癌。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男性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
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
与此同时,相对于全球,我国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仍占很大比例。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
很多人会说美国的癌症5年生存率比中国高,除了人家的医学技术更牛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家普遍发现的早。事实上,中国的晚期癌症治疗其实没那么逊,甚至有些医院因为病人的体量特别大,反而经验更丰富。
所以,归根到底,一旦健康出现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而体检,就是帮助我们尽早发现问题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
那为什么明明每年体检,查出癌症的时候还是晚期?难道我们做了个假体检?
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体检没有查该查的项目。
常规的体检套餐,无外乎包括下面几个项目:
专科检查: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
影像学检查:心电图、X光片、B超等;
化验检查:血糖、血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
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检查项目,针对的是像高血压、高血脂这类常见的疾病。通常起到的就是一个初级筛查的作用,其全面性先于针对性。
以常见的X线胸片检查为例,X光片检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
这是因为,43%的肺部面积和心脏、纵隔等组织重叠,早期肺癌很容易被当作慢性炎症治疗。
再加上个别肿瘤的发展超乎寻常快速之外,从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通常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常规体检虽然有必要,但对于早期癌症的检出率非常低。
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个人既往史、家族病史、年龄、性别、健康危险因素等实际情况,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
03
至于什么样的体检项目才最适合自己?建议大家首先从下面4个问题入手:
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
沟通平时的生活习惯,是否久坐,压力大不大,有无抽烟喝酒;
根据医生评估、建议,选择检查项目。
明确问题后,再根据“1+X”的原则,选择更具针对性的体检项目。例如保准君整理的这份体检建议表,可供参考:
这里的X体检项目建议以防癌体检为主。
那哪些人群是需要重点做防癌体检的呢?在筛查项目上如何有针对性选择?
保准君建议以下几类人群可以考虑一年一次防癌体检:
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癌的;
年龄≥40岁;
生活工作环境里有致癌高危因素;
出现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乏力、长出肿块等;
长期有不良嗜好比如饮酒抽烟熬夜者;
长期焦虑、抑郁、压力山大者;
肿瘤高发地区人群。例如广东高发鼻咽癌,可以加做鼻咽镜+EB病毒检测;河南林县、四川盐亭等地好发食管癌,可以做食管镜或胃镜。
筛查项目可针对性选择,比如:
筛查肺癌:胸部CT薄层扫描;
结直肠癌:大便隐血试验、肠镜;
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食管癌、胃癌:胃镜、胶囊内镜(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胃镜),碳13呼气试验;
肝癌,胰腺癌:肝功能、B超,CT,核磁等;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下“去哪儿体检”这个问题。
如果是公司统一安排的体检,我们基本上不太有什么选择权。但如果是我们自己花钱去体检,保准君建议大家尽量去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通常它有以下几点优势:
能解读报告、开具个体化健康处方;
出现异常数据时,能指导你下一步如何干预,或应该到哪些对应科室、进一步排查;
能长期留存数据;
对于核保员来讲,检查结果的可信度也更高。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打飞的去香港,日本体检,检查项目会更细,检出率也更高。总之,一年一次体检很重要,尤其是到了30岁,每年一次深度体检非常有必要。
04
最后保准君还想和大家说说「什么时候体检比较合适」这个问题。
正常情况下,最好不要在买保险前体检,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徒增没必要的烦恼。
比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一旦检出就有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投保,因此买不到心仪的产品,或者被除外承保。
总之,为了防范癌症风险,定期做针对性的体检非常关键。
再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锻炼也很重要。
当然,也别忘了趁着年轻,给自己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化解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首先是重疾险,癌症属于25种必保疾病之一,而且是确诊即赔,如果符合健康告知,建议大家一定要给自己买一份重疾险。
以达尔文2号为例,在基础保障前提下,还可以额外附加癌症二次赔付,并且附加成本非常低。
再就是百万医疗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杠杆高,性价比高。以30岁男性为例,一年两三百块钱就能买300万保额。
而且像尊享e生等百万医疗险,还提供癌症相关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肿瘤特药服务等专项保障,性价比非常高。
还有一种专门保障癌症的险种,即防癌险,这类险种的作用主要分两种:
一,为健康告知不满足重疾险、医疗险购买资质的投保人,譬如高血压、糖尿病人群,提供相应的癌症保障;
再比如老年群体,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很难购买到合适的重疾险、医疗险,这个时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像京彩一生这类的一年期防癌医疗险,或者是老年人专属防癌险作为最后一道保障;
二,用于加高癌症的专项保障,譬如上面讲到的家族里有癌症史,或者平时生活习惯不好的朋友,可以针对性地加高癌症方便的赔付保额,以防万一。
更多保险问题,欢迎关注【保准有料】公众号咨询~
(客户宣传稿件,图文均由客户提供,不代表本网观点及建议,仅供参考)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中国汽车出海最佳窗口期或仅剩三年,行业面临“黄金窗口”与“窗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突破2.3万亿元
- 土耳其切断与以色列所有经济联系,中东局势再添变数
- 打一局上百元 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平民运动变“贵族运动”?
-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或迎季节性收紧
- LABUBU后又一IP爆火 网友:比黄金离谱,新IP“星星人”价格飙升
-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GMV缩水近四成,股价暴跌,转型之路艰难
- 上周新增IPO受理企业1家,科创板成热门板块
- 曝英伟达RTX50系显卡本月或将降价,库存压力与市场调整引发关注
- 高凌信息:华金领越3月内拟减持1.03%
- 中旗新材: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控股权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 刘强东花180亿买了个新平台,再出重拳布局全球零售
- 银行和交通运输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投资者仍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贷款遇偿还难题,债务危机引发广泛关注
- 金价四连跌 金条价格能突破800元吗
- 2021年至今全国累计减税降费9.9万亿,十年减税降费超13万亿
- 年内险企裁撤近1800家分支机构,保险业“瘦身”潮加速推进
- iOS 26 增强来电筛选功能,苹果打造更智能的通讯体验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乐视公司股票自2017年10月17日开市起继续停牌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
- 高盛上调美国关税预期: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或拖累经济增长
- 百亿级私募仓位指数再创年内新高,市场信心持续增强
- 日本央行负利率终结一周年:经济复苏与挑战并存
- 房地产信贷政策进一步优化
- 直接融资不经过商业银行这一中间环节
- 邮储银行山西分行7亿元信贷支持春耕备耕 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
- 险资长钱入市仍有空间,资本市场迎来增量资金新机遇
- 高盛称中国拟发行5000亿国债:支持基建与内银资本重组
- 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全榜单)
-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活动的通
- 日本12月未季调经常帐公布不及预期,经济表现承压
- 国投泰康信托获评“诚信托”管理团队奖
- 作为360集团董事长的周鸿祎已经开启“庆祝”模式
-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 2025年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
- 特斯拉董事长正式辟谣:寻找马斯克继任者传闻完全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