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经济活力不断涌动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增速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这是自8月份消费增速“转正”以来连续第四个月加速增长。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消费市场的回暖,也印证了“5%,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推动消费市场稳步发展。上半年,商品消费增速向好,服务消费带动效应显著增强,假日消费和入境游持续火热,消费需求加速释放。特别是在“五一”假期期间,各地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运行平稳,消费集聚效应明显。这些现象表明,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尤为引人注目。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占比进一步提升。电影、文旅等服务消费以其“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特点,带动了科技、农业、商业、教育、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例如,今年春节档电影消费火爆,爆款IP带动多地景区流量激增;演出市场热度走高,“五一”假期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票房收入同比增长9.1%。这些数据表明,服务消费正成为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消费场景的创新也在不断拓展消费的边界。从“冰雪+”旅游到“户外+”运动,从数字金融到农产品进校园、机关、部队,消费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以黄平县为例,通过“四模式”激发消费需求,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消费新模式,有效释放了消费潜力。而在冰雪经济方面,各地通过加大投资、优化服务、丰富产品,提升了冰雪消费体验,带动了冰雪消费的快速增长。冰雪旅游与冰雪运动、文化、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为消费潜力的释放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型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数字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金融机构对物理网点的依赖,凭借对消费者动态行为信息的有效掌握,推动了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门槛下移,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支持程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呈现出更高的消费效应。

  在政策层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政策落实后,市场销售增速持续提升,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4.8%,连续两个月出现较大幅度回升;汽车、家电等相关品类商品销售也明显加快。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稳定消费,也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潜力的释放不仅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上。随着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等消费空间广阔。我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优势明显,这为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消费潜力的释放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稳定消费,持续释放潜力。特别是在疫情管控放开后,消费场景发生转变,消费潜力得以释放,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反内卷成为国内外共识,释放消费潜力,构建内循环生态也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5%的消费增速背后,是消费市场活力的全面释放,是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是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消费场景的出现和消费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消费潜力的释放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