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2025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该目录的发布不仅统一了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还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金融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绿色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最初的绿色信贷到如今的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产品,绿色金融已逐步形成覆盖广泛、结构清晰的体系。例如,202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明确了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并采纳了国际通行的“无重大损害”原则,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进一步拓展了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涵盖了工业、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

  绿色金融的实践也在各地不断推进。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在2023年4月召开了绿色金融发展及气候投融资促进中心成立大会,签署了12个绿色金融项目,融资规模近百亿元,涉及工业气体、城市发展、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此外,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构建了“1+3+22+N”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并制定了《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实施规则》,明确了绿色金融债券的管理流程和标准。

  绿色金融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价值。以绿色信贷为例,自2007年首次提出以来,我国绿色信贷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政策完善阶段,成为绿色金融领域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工具之一。绿色金融的推广还带动了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如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为绿色项目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绿色金融的未来充满机遇。预计到2030年,我国碳达峰目标所需资金需求将超过25万亿元,绿色金融的空间十分广阔。为此,三部门发布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各相关单位结合自身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情况,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好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对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作用。

  绿色金融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拓展,绿色金融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