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多家房企加速推进债务重组进程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长达数年的深度调整后,迎来了债务重组的“加速期”。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发力和市场环境的逐步回暖,多家出险房企通过多元化手段探索高效化债路径,债务重组进程显著加快,行业风险化解进入实质性阶段。从境外债到境内债,从展期到破产重整,房企们正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债务危机,为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近年来,大型房企如融创、碧桂园、远洋等成为债务重组的核心主体。这些企业凭借其较强的资产基础和市场影响力,在复杂的债务结构中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融创在2025年1月完成了境内债的二次重组,并在同年6月成功推进了境外债的二次重组,获得83%债权人的支持。与此同时,碧桂园也实现了9只境内债的全部展期,远洋集团则全面启动了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这些进展表明,大型房企在债务重组中不仅承担着更多责任,也具备更强的协调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的债务重组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展期”向“破产重整”过渡。这种转变意味着重组过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同时也更注重利益平衡与政策协同。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指出,当前债务重组呈现出“多元化、程序化、利益平衡化、政策协同化”的特点。例如,部分房企通过出售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实现资金回笼,如碧桂园在广州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多项资产,拟转让价格合计38.18亿元。此外,一些房企还尝试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以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23年以来,政府推出了包括保交楼专项借款、纾困基金、融资协调机制等一系列政策工具,为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2025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房企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融资规模同环比双增。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为房企债务重组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增强了市场信心。

  然而,尽管整体趋势向好,但房企债务重组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中小型房企如禹洲、宝龙地产等的重组计划仍存在不确定性,甚至面临清盘风险。此外,债务重组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即使方案获批,执行过程仍需谨慎推进,以避免法律风险和操作失误。因此,房企在推进债务重组的同时,还需注重经营基本面的改善,通过提升销售回款、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行业整体来看,2025年将是房企债务重组的关键一年。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截至目前,已有10多家房企完成或部分完成债务重组或重整,其中包括金轮天地、融创、富力、中梁、当代、佳兆业、奥园、禹洲、远洋、时代中国、绿地等。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出险房企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整个行业的风险化解提供了示范。

  房企债务重组的加速推进,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流动性压力,也为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更多房企加入债务重组行列,行业格局或将迎来重塑,而政策的持续支持也将为这一进程注入更多确定性。对于房企而言,债务重组只是走出危机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重组后实现经营的全面复苏与升级。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