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贷款遇偿还难题,债务危机引发广泛关注

  近日,华夏银行上海分行与上海景峰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景峰”)之间的贷款纠纷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ST景峰(000908)发布的公告,公司及子公司出现多笔债务逾期,涉及多家金融机构,债务压力显著。其中,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的借款逾期本金高达1.17亿元,成为此次债务危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此次贷款纠纷并非突发事件,而是长期经营与财务问题积累的结果。自2023年11月起,ST景峰的债务危机开始显现,公司及子公司面临多笔债务逾期,涉及工商银行、海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截至2025年7月28日,ST景峰及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金合计1.5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0.7%;担保逾期金额1.64亿元,占净资产的200.9%,债务压力已对公司运营构成显著影响。

  为应对这一危机,ST景峰的重整工作逐步推进。2024年7月,常德中院裁定启动预重整并指定临时管理人;8月,确定以石药控股为牵头投资人的联合体为中选重整投资人,双方签署《重整投资协议》。截至2025年6月,公司股票已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变更为“ST景峰”,但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

  从财务数据来看,ST景峰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3年末起,公司净资产转为负值,资产负债率高达114.5%。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36.7%;归母净利润1.52亿元,虽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612万元,净资产为-1513万元,资产负债率降至101.6%。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压力再度加大,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亿元,归母净亏损1190万元,净资产进一步降至-2629万元。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在此次贷款逾期事件中也面临一定挑战。尽管银行方面已采取多种措施保障贷款安全,但上海景峰的还款能力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在近年来也多次因贷款违规问题受到监管处罚。2022年2月,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因涉及虚增存贷款、违规发放个人经营贷款等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罚款320万元。此外,2021年5月,华夏银行因违规使用自营资金、理财资金购买改行转让的信贷资产,贷前审查及贷后管理不严等二十七项违法违规行为,收到单笔最大罚单,被罚9830万元。

  尽管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在近年来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例如推出中小企业保险保证贷款业务,以保险保证的方式弥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辟新途径,但此次贷款逾期事件仍暴露出其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短板。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的贷款逾期问题也反映出当前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困境。许多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一旦获得贷款后,又因经营不善或市场波动导致还款困难,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构成威胁。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此次贷款逾期事件,不仅是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整个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警示。未来,银行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风险防控,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支持实体经济,避免因盲目放贷而引发新的金融风险。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