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国内油价或年内第五次搁浅,调价窗口面临关键考验

  2025年9月9日,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正式开启,市场关注焦点集中于是否将迎来年内第五次“搁浅”。根据卓创资讯预测,本轮调价窗口参考原油变化率虽一度达到1.22%,但预计最终可能因原油价格波动难以达到50元/吨的调价门槛,导致调价政策面临搁浅。这一预测与历史案例形成呼应,例如2024年11月曾因国际油价震荡导致第五次搁浅,而2014年也曾因调价幅度不足而出现第五次搁浅。

  当前国际油价走势成为关键变量。近期,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博弈加剧,欧佩克增产计划、美国库存变化及地缘政治风险均对油价构成扰动。国内成品油需求方面,季节性因素与经济复苏节奏共同影响终端消费,但整体需求疲软趋势未改。在此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面临“稳价”与“接轨国际”的双重压力。

  从历史调价规律看,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呈现“四涨五跌两搁浅”的周期性特征。2025年6月数据显示,年内已历经11轮调整,若本轮调价搁浅,将形成“五涨五跌两搁浅”的新周期。这一调整节奏既反映市场对国际油价的敏感度,也体现国内价格调控机制的灵活性。

  市场参与者对调价预期存在分歧。部分机构预测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或迎来年内第五次上调;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当前原油价格波动性增加,调价幅度可能受限。这种分歧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供需关系与长期趋势的博弈。

  从经济影响看,油价调整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与企业成本。若调价搁浅,短期内可缓解部分行业成本压力,但长期仍需关注能源安全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平衡。此外,国际油价波动对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与地缘政治关系亦构成潜在风险。

  综上,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正处关键节点,市场需密切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国内需求变化及政策调控力度。无论调价结果如何,其背后反映的能源安全、经济平衡与全球市场联动关系,将持续影响未来能源政策的制定方向。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