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民生法治 > > 正文

字号:  

奔驰豪车被撞仅获24万赔付:二手车评估引发理赔争议

  近日,一位在武汉工作的女高管张女士的价值约67万元的奔驰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被追尾,车辆几乎报废。事故责任方全责,然而保险公司仅向张女士支付了24万元的赔偿金,引起了广泛关注。张女士在事故后向保险公司投保的车损险保额为52万元,实际维修费用高达53万元,但保险公司以二手车市场价为依据,给出了远低于原车价值的赔付金额。

  据保险公司解释,张女士的奔驰并非全新车,而是从4S店转让后取得的二手车,车辆已完成过户登记。因此,保险公司在核算全损理赔时,依据的是二手车的市场评估价,而非新车的原始购置价。保险公司表示,按照二手车的折旧标准,车辆的实际价值约为24万元,故仅赔付该金额。

  张女士对这一评估结果表示不满。她指出,虽然车辆是二手车,但在投保时已按新车价值投保,保额为52万元,理应按照保额进行赔付。她认为保险公司在评估时未充分考虑车辆的实际损失和投保时的约定,导致赔付金额与实际损失相差甚远。

  业内人士指出,车险理赔中“保额”和“赔额”并不等同。保额是投保人自行设定的最高赔付上限,而实际赔付则需依据事故发生时车辆的实际价值进行核算。若车辆在投保时已明确按新车价值投保,保险公司在理赔时仍应以投保约定为依据,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按二手车价值评估。

  针对这一争议,张女士已向保险公司提出复核申请,并考虑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车辆价值鉴定。若协商未果,她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争取更合理的赔偿。律师建议,车主在投保时应明确车辆的实际使用性质和价值评估方式,避免因二手车转让导致的理赔纠纷。

  此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许多车主对保险公司的评估标准表示担忧。部分网友认为,保险公司在二手车理赔时应提供更透明的评估依据,并对车主的投保信息进行核实,以防出现“保多赔少”的情况。也有声音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车险理赔的监管,完善二手车价值评估的行业标准。

  从行业角度看,二手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车险理赔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保险公司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兼顾车主的合理权益,成为保险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应建立更为细致的二手车价值评估模型,并在投保阶段向车主明确说明理赔依据,以提升理赔透明度和公信力。

  此次奔驰车全损理赔争议,既是个案,也是车险行业在二手车评估方面面临的普遍难题。随着二手车交易的日益频繁,类似纠纷可能会进一步增多。如何在保险合同、车辆实际价值和理赔标准之间找到平衡点,将直接影响车主对保险产品的信任度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