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银潮”再掀浪潮:进口激增、关税下调与产业需求共同驱动全球白银市场
近年来,印度已成为全球白银需求的“发动机”,2024 年 1‑3 月的进口量突破 4 000 吨,首次超过去年全年的 3 625 吨,单月最高达 2 295 吨,环比激增 260%。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也让印度在全球白银市场的影响力骤然提升。
推动进口激增的首要因素是印度政府对关税政策的频繁调控。2024 年 7 月,白银进口关税从 15% 降至 6%,旨在鼓励正规渠道进口、抑制走私,并降低国内银价波动。关税的下调直接提升了进口的经济性,吸引了包括 Amrapali 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进口商加大采购力度,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除了政策因素,产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样是白银进口飙升的关键。随着光伏产业的扩张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白银在光伏电池浆料和电动汽车接触件中的用量显著提升。报告显示,光伏用银需求在 2024‑2027 年间将保持年均约 4% 的增长,新能源汽车对银的单位消耗分别提升 21%(混动)和 71%(纯电)。这些工业需求已成为全球白银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文化因素仍是印度银饰和银器需求的根基。印度传统习俗中,银饰被视为吉祥之物,婚礼、节庆等场合对银饰的需求尤为旺盛。2022 年解封后,银饰与银器需求分别实现 90% 与 120% 的爆发式增长,创下历史新高。虽然 2023 年出现一定回落,但随着经济恢复和消费信心提升,2024 年银饰与银器需求预计仍将保持 5%‑8% 的正增长。
从全球视角看,印度的需求激增对国际白银价格产生了明显支撑。白银价格自 2022 年以来已多次逼近 35 美元/盎司的高位,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的进口热潮是近三年白银价格新高的重要推手。与此同时,全球白银供给增速放缓,2024‑2027 年供给年均仅增长约 1.2%,导致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进一步提升了价格上行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进口结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2024 年白银原银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包括英国(91 百万盎司)、澳大利亚(74 百万盎司)和中国(47 百万盎司),这些国家共同占据了印度进口总量的 96%。这种对外依赖使得全球供应链的任何波动都可能直接影响印度的采购成本和国内银价。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印度政府继续通过关税调节和产业政策扶持,白银需求仍将保持强劲。若光伏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 2027 年,印度对工业用银的需求将占全球总需求的显著比例,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白银市场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若国内银价出现回调,投资者对“穷人的黄金”——白银的兴趣仍可能保持活跃,推动实物投资需求回升。
总体来看,印度的“银潮”已从单纯的珠宝消费转向工业、投资与政策多维驱动的复合格局。其进口激增、关税宽松以及产业需求的同步增长,不仅为国内市场注入活力,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供需新平衡,对白银价格的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热图一览
今日推荐
- 胖东来推出百万元高端研学计划 目标锁定顶尖企业家
- 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保险科技助力家庭保单管理,解决“买得多、管不
- 中国汽车出海最佳窗口期或仅剩三年,行业面临“黄金窗口”与“窗
- 两融余额突破历史新高,突破2.3万亿元
- 土耳其切断与以色列所有经济联系,中东局势再添变数
- 打一局上百元 羽毛球怎么越吐槽越贵,平民运动变“贵族运动”?
-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或迎季节性收紧
- LABUBU后又一IP爆火 网友:比黄金离谱,新IP“星星人”价格飙升
-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GMV缩水近四成,股价暴跌,转型之路艰难
- 上周新增IPO受理企业1家,科创板成热门板块
- 曝英伟达RTX50系显卡本月或将降价,库存压力与市场调整引发关注
- 高凌信息:华金领越3月内拟减持1.03%
- 中旗新材:股东拟减持公司股份,控股权变动引发市场关注
- 刘强东花180亿买了个新平台,再出重拳布局全球零售
- 银行和交通运输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投资者仍需注意市场波动风险
- 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贷款遇偿还难题,债务危机引发广泛关注
- 金价四连跌 金条价格能突破800元吗
- 2021年至今全国累计减税降费9.9万亿,十年减税降费超13万亿
信息服务
热点推荐
- 湖北省企业开立银行账户同比增两成
- 政策持续发力,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目标
- 贵州茅台一季度销售业绩亮眼,实现开门红目标
- 3月20日调整后的油价公布,全面进入“8元时代”或成现实
- 周五澳大利亚股市领涨亚洲市场
- 金富科技IPO观察五:被曝实控人陈金培曾卷入一起走私货物案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加强人力资
- 贝因美:多重利好超预期,价值投资正当时
- 北京市多形式开展“春暖农民工”活动,保障春节前后农民工权益与
- 贵州茅台2024年业绩圆满收官,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彰显龙头韧性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2024年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重点领域
- 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
- 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万亿元逆回购到期,资金面或迎季节性收紧
- 重磅!一揽子金融政策公布
- 国家外汇局就2022年2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
- 日本财务大臣谈货币政策:强调央行主导,推动经济复苏
-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发布
- 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