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财经观察 > > 正文

字号:  

多家银行在9月底至10月中旬相继下调存款利率,存款收益受压

  近期,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在9月底至10月中旬陆续发布存款利率下调公告。自10月下旬起,多个地区的农商行、村镇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将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至40个基点不等。与此同时,9月初已有中小银行跟进,调整幅度在5至30个基点之间,显示出降息潮从大行向中小行快速蔓延的趋势。

  在大型银行方面,10月21日,九家股份制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同步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整体下调幅度与国有大行保持一致,均为0.2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05个百分点。这些银行的调整主要针对一年期至五年期的整存整取产品,旨在降低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的压力。

  地方性银行也不甘示弱。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在三年期定期存款上将利率从1.85%下调至1.75%;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山东高密惠民村镇银行等同步下调多个期限的存款利率,降幅在10至20个基点之间。这些调整被业内人士视为对大型银行降息的跟进,也是对当前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主动响应。

  央行在近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将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在此背景下,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压缩负债成本,保持净息差的相对稳定,进而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存款利率的下调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储蓄收益。以20万元存三年为例,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后,利息将减少约1500元。这使得部分储户可能将资金转向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或其他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了理财市场的活跃度。

  从宏观角度看,存款利率的整体下行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配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同步下调,形成宽松的信贷环境。业内预计,随着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居民储蓄行为将出现结构性变化,更多资金可能流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然而,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也给银行的盈利模式带来挑战。净息差的压缩迫使银行加快资产结构调整,提升资产质量和收益率。部分中小银行已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即长期存款利率低于短期存款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判和流动性压力。

  总体而言,9月底至10月中旬的这轮存款利率下调,是在央行政策引导下,银行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利率变化的快速响应。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存款利率可能仍会出现波动,居民和企业需密切关注银行公告,合理规划资产配置。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