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北京“鸟巢”忙到爆表:档期已排至2027年,电竞、田径、演唱会接连登场

  北京国家体育场自2008年奥运会后,已从单一体育场馆转型为多功能文体枢纽。近期,场馆运营方透露,2025年下半年档期已全部排满,2026年所有场次也已预订完毕,后续更远至2027年的大型赛事仍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据官方确认,2026年“鸟巢”将首次迎来全球移动电竞赛事,届时将有数万名观众现场观赛,标志着这座奥运遗产场馆正式进军电竞领域。与此同时,2027年北京将再次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届时将有来自全球的顶尖运动员齐聚国家体育场,延续其在国际田径赛场的影响力。

  演唱会方面,2025年已安排超过50场大型演出,吸引观众约280万人次,档期几乎被音乐盛事占满。从流行乐坛到摇滚巨星,众多明星艺人纷纷将“鸟巢”列为巡演必选站点,门票一票难求,现场氛围屡屡被媒体形容为“北京的音乐狂欢节”。

  除了体育与音乐,场馆还积极拓展文创和商业运营。2025年客流突破500万人次,官方通过文创商品、吉祥物、官方周边等多元化渠道实现了可观的商业收入,进一步提升了场馆的自我造血能力。

  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也带来了经济效益。2025年北京演艺经济总收入超过37亿元,其中大型演出贡献超过27亿元,场馆租金、票务、衍生品等多项收入共同推动了当地文体产业链的繁荣。

  “鸟巢”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样不甘落后。场馆计划在未来引入AR、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赛和观演体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从维护成本角度看,国家体育场通过多元化经营有效分摊了高额的维护费用,避免了类似雅典奥运场馆的“废弃”命运,成为国内大型场馆运营的标杆案例。

  展望未来,随着2026年电竞赛事的成功举办以及202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的筹备,“鸟巢”将继续巩固其在全球体育、娱乐和数字文化交叉领域的领先地位。场馆管理方表示,将继续深化“体育+文化+科技+商业”四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力争在2028年前实现全年客流突破600万人次。

  从奥运遗产到全龄化文体中心,“鸟巢”用密集的档期和丰富的活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断自我革新、保持活力的城市标志。它的繁忙不仅是北京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体育娱乐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范本。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