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在沪开标 超400家企业角逐55个品种,规则全面升级促质量竞争

  10月27日上午7点30分,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青浦区正式启动申报受理,随后于10点30分进行信息公开,标志着本轮集采正式拉开帷幕。本次集采共纳入55个品种,涵盖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糖尿病、心血管等多个治疗领域,涉及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平均每个品种约有14家企业参与竞争。

  此次开标的最大亮点在于规则的系统性优化。国家医保局坚持“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四大原则,对报价方式、价差控制锚点以及企业质量门槛等关键环节进行细化,首次允许医疗机构按厂牌报量,以更精准地评估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

  为防止低价围标和内卷竞争,集采引入了全新的“未入围复活”机制,设立两轮复活机会,延长开标时间并对报价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查。企业必须提交不低于成本的报价承诺,报价较低的企业还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以引导市场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质量监管方面,国家医保局要求参选企业的生产线在最近两年内未出现GMP违规记录,确保进入采购名单的药品在生产环节符合最高质量标准。这一举措旨在通过质量门槛提升整体药品安全水平,防止因价格竞争导致的质量下降。

  本轮集采吸引了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恒瑞医药、齐鲁制药、正大天晴、石药集团、阿斯利康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均携多品种报名,尤其是头孢唑肟注射剂、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等2024年销售额已达数十亿元的重点药品,竞争尤为激烈。

  开标现场的流程安排严谨有序。上午7点,企业在一层签到台进行预检和签到;随后进入二层安检;7点30分至10点30分,三层材料受理台接受企业递交的申报材料,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国家医保局在现场强调,集采不再单纯以最低报价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是综合考虑药品的临床价值、质量保障和企业的长期供货能力。此次规则升级旨在通过多维度评价体系,推动药品价格与质量同步提升。

  自2018年启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以来,已完成10批次的集采工作,累计覆盖435种药品,近800家药企中选。第十一批的推出标志着集采进入质量与价格双重驱动的新阶段,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药品供应保障。

  随着信息公开的进行,企业和医疗机构将陆续获悉中标结果。国家医保局提醒,企业应理性报价、遵守规则,确保后续供货的稳定性和合规性,以实现“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的长远目标。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