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高端访谈 > > 正文

字号:  

目前我国已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目标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换发展动力和方式等成为重点工作。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攻关期,需要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开辟广阔前景。进入新时代后,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伟表示,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同时,也存在供需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如何更好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刘伟说。

  发展阶段决定发展需求,目前我国已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表示,当下对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更注重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社会领域发展。发展目标全面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发展诉求更加多元,反映在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或发展动力可从三方面寻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福前表示,一是要素升级增效;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总体看,这三大因素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改革调动个人、企业的积极性。无论是创新、要素提质增效也好,产业调整也好,没有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动力则会大打折扣。

  • 作者:佚名
  • 编辑:小龙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 海外侨胞观礼九三阅兵:祖国强大是我们最坚强后盾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