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观点网

手机站 | 产经观点首页 | 产经 | 观察 | 深度 | 公司 | 股市| 调查| 评论| 观点

产经观点网 > 产经广角 > > 正文

字号:  

结构性机遇驱动2026食饮行业内部轮动,渠道与新品类成增长新引擎

  在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居民收入增速趋缓的背景下,2026 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仍将围绕结构性机会展开布局。行业研究显示,整体需求虽受外部环境制约,但惠民消费政策、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渗透,为行业内部的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动力。因此,行业的增长点不再是单一的宏观刺激,而是由渠道创新与细分品类的协同效应所引领的内部轮动。

  渠道层面的变革是本轮结构性机会的核心。零食量贩模式正加速向门店型公司渗透,山姆会员店等大卖场仍有 SKU 扩张空间,渠道自有品牌与多品类折扣业态的快速增长,使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即时零售平台如京东、盒马、叮咚等通过本地配送实现“买酒即送”,进一步压缩传统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促使品牌商在渠道布局上更倾向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投放。

  在品类创新方面,魔芋零食与功能饮料的竞争格局正在快速演变。随着消费者对低热量、膳食纤维的关注提升,魔芋制品的市场渗透率出现显著增长;功能饮料则借助“情绪消费”与“健康消费”双重需求,推出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等功能性配方,形成新一轮的品类升级。大健康食品和便捷化食品同样受益于消费升级的趋势,尤其是即食燕麦、植物基蛋白等产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获得快速认同。

  传统消费板块在结构性调整中呈现出供给侧的出清迹象。乳制品与速冻食品的产能利用率在过去一年出现回升,需求端的改善推动了这些细分市场的库存消化与价格回暖。随着消费券等政策工具的持续发力,低线城市的乳制品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为行业整体的供需平衡提供支撑。

  消费行为的多元化也在重塑行业格局。理性消费推动质价比成为主流,促使折扣零售快速增长;情绪消费则催生了“谷子经济”“现制茶饮”等细分赛道;健康消费的兴起则让功能饮料、低糖零食等产品成为资本青睐的焦点。这三大趋势的交叉叠加,使得新消费赛道的成长性更为突出。

  从行业指数表现来看,2025 年上半年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已呈现温和改善的趋势,尤其是新消费相关板块(零食、功能饮料)表现突出,而传统板块(啤酒、调味品)相对承压。预计在政策刺激与渠道创新的双重驱动下,2026 年行业指数将继续保持稳健上行,内部轮动的节奏也将进一步加快。

  资本市场对结构性机会的关注度同步提升。多家券商在最新的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重点关注渠道自有品牌、折扣业态以及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品类企业,建议在配置上倾向于具备竞争优势的龙头公司与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与此同时,行业风险仍需警惕,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落实效果不及预期以及新渠道的竞争加剧等因素。

  综上所述,2026 年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增长逻辑已从宏观需求转向结构性机遇的内部轮动。渠道创新、品类升级与消费行为多元化共同构成了行业新的增长引擎。企业若能在渠道布局上实现精准投放,在产品研发上把握健康与便利的双重需求,将在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 作者:佚名
  • 编辑:杨磊

ico热图一览

信息服务

  • 当“情绪价值”成为刚需:保险平台积极探索保险+新实验
关于网站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京ICP备05004402号-8